準備階段:
體育科課程發展小組成員於二零零二年度學期終就課程架構、學生表現、評估模式、校隊訓練及學校體育氣氛進行檢討,列出本校體育科的強項及弱項,並參考友校及教統局有關體育科課程發展的文件,然後商議改善策略。鑑於學校在中英數常四科有了成功的課程發展經驗,就四科課程發展經驗所得,有了明確、遞進、持續及全面的課程架構,有了配合課程的教學策略,也有有效反映學生學習表現的評估政策,學生的學習效能便隨之提高。所以小組成員先從重組課程架構做起,共同定出課程發展的時間表。發展情況如下:
發展階段(課程架構):
二零零二年度學期終,小組成員就檢討報告的強項及弱項,共同釐定本學科未來三年的重點發展項目:田徑、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及體適能,並於暑假中,按各項的重點發展項目編寫六個級別的教學內容,編寫原則重於縱向及橫向發展、級與級的銜接,由淺入深,以及就學生的學習能力把擬定的教學內容編排於不同級別中,如一、二年級利用小球進行遊戲,發展小孩的小肌肉及球感,再把籃球技巧按學生能力編排在三至六年級;小組成員在設計課程時亦要涵蓋教統局課程指引的六個學習範疇及共通能力,故特意設計小組教學活動,透過互評表讓學生學習互相尊重及彼此協作。二零零三年度新學期開始時,小組成員仔細檢視在暑假中就各項重點發展項目所編寫的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刪除重複部分及修改部分教學難點,然後修訂及印刷校本體育科課程,交同級教師商議及編定教學進度。
發展階段(評估模式):
二零零三年度十一月中小組成員參考友校評估模式及教統局評估指引後,便開始擬定校本評估模式,然後設計各級評估量表,同時擬定進展性、總結性評估及評分標準。在學期終時把該年的體育科評估量表連同成績表一同派發學生,學生完成整個小學階段,共獲得24張評估量表,成為學生一個學習檔案,顯示學生在體育科的學習表現。
實施階段:
於二零零三年度下學期,全面實施校本課程,各級體育科教師依照教學手冊施教,並於課堂後在教師手冊記錄教學進展及教學難點。至於評估方面,於每個學期由同級教師訂定兩次考核項目來評估學生學習表現。
回饋階段:
從二零零三年度下學期開始,小組成員於每年度的中期檢討及周年報告時,就三年發展計劃檢視體育科的課程架構、體育活動、教學及評估策略,並利用教師在課後填寫的教師手冊記錄檢討教學及學習表現,把校本課程持續修訂及發展。